A 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B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C 用各种耐腐蚀材料敷设在砼衬砌的表面
D 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
E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 正确答案:a,b,d,e
- 解析:a,b,d,e
某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K29d-000~K29+800路段进行路基施工,其中K29+000~K29+400为路堑开挖,原地面自然坡度650~750,地表1~3m为黏土,下为V级岩石,不含水分,施工方拟采用药壶炮爆破法爆破,挖方共计13800m3,土方2000m3,石方11800m3;K29+400~K29+800为山坡路堤填筑,需要填方6000m3。原地面横坡为1:4.5,由于上段爆破石料较多,经强度检测,大于20MPa,施工方拟利用石方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填筑成土石路堤,土石比例1:2直接铺筑,松铺厚度50cm,接近设计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问题:
1、土石路堤填筑的方法有哪些?该工程采用的方法是否合理?
2、简要叙述路堤填筑的施工程序。
3、该工程在土石路堤填筑施工时按含石量确定的松铺厚度是否合适?应如何调整?
- 解析:1、土石路堤填筑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本工程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合理。
2、取土一运输一推土机初平一平地机整平一压路机碾压。
3、不合适。松铺厚度应控制在40cm以内。
1、土石路堤填筑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本工程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合理。
2、取土一运输一推土机初平一平地机整平一压路机碾压。
3、不合适。松铺厚度应控制在40cm以内。
A摊铺机
B平地机
C压路机
D铲运机
E推土机
- 正确答案:b,d,e
- 解析:b,d,e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
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腐殖土,80~29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l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作了适当的处理。为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选用中、粗砂,石子选用0.5~3.2cm的碎石和卵石;
(3)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结时间。
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
1、当基坑开挖之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避免边坡失稳?当边坡不稳,且出现渗水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2、本承台底层为松软土质,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
3、施工单位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是否合理?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针对沥青砼施工,改正错误之处.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该病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指出3条)
参考答案:
- 解析:1、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梁,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如有渗水时,基坑底部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基坑积水。
2、挖除承台底层松软土,换填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
3、合理。除此之外还有:1)敷设冷却水管;2)分层浇筑,以通过增加表面系数
4、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错误,应先摊铺沥青砼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沥青路面不平整。该质量病害的原因有:路面不均匀沉降;基层不平整;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跳车;碾压
1、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梁,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如有渗水时,基坑底部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基坑积水。
2、挖除承台底层松软土,换填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
3、合理。除此之外还有:1)敷设冷却水管;2)分层浇筑,以通过增加表面系数
4、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错误,应先摊铺沥青砼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沥青路面不平整。该质量病害的原因有:路面不均匀沉降;基层不平整;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跳车;碾压
[1] [2]
考试交流区成绩查询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七折开通
相关推荐: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一级建造师考试网(www.jzs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