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 2.B、C、D; *3.D、E; *4.B、C;
5.A、B、C、D; *6.A、C; 7.B、D、E; 8.A、B、C、E;
9.B、C、D;10.A、B、C、D; 11.B、C、D、E; 12.B、C、E;
13.A、B、C、E; 14.A、B; 15.A、B、C、D; 16.C、D、E;
17.A、D、E; 18.A、B、C、E; 19.A、B、D; 20.A、B、C 5
*21.B、D; 22.A、B、D、E; 23.A、C、D、E; 24.A、C、D、E;
25.B、C、D、E
【解析】
1.答案A、B
三类土(坚土)主要包括软及中等密实黏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8~1.0,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
3.答案D、E
六类土(次坚石)主要包括: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等,坚实系数为4.0~10.0,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不属于只能采用爆破方法进行开挖。
4.答案B、C
土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包括内摩擦力和内聚力。抗剪强度可通过剪切试验测定。
6.答案A、C
挡土灌注桩支护:在开挖基坑的周围,用钻机或洛阳铲成孔,桩径400~500mm,现场灌注钢筋混凝土桩,桩间距为1.0~1.5m,在桩间土方挖成外拱形使之起土拱作用。适用于开挖较大、较浅(<5m)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
21.答案B、D
清除基底上的垃圾、草皮、树根、杂物,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种植土,将基底充分夯实和碾压密实。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不是只能采用同类土填筑。
三、案例题
4 【案例1】答:
(1)保证紧邻道路槽段基坑边坡稳定。槽段紧邻正在使用的城市主干道,且挨近基坑一侧埋有军用电缆。所以,制定槽段施工方案时最重要的是保证槽段施工中基坑边坡的稳定,以确保紧邻槽段城市道路与军用电缆不会产生沉降,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后果。
(2)由于钢筋笼还在槽段内,不适宜机械开挖,采用人工分层开挖,边挖边护壁。
(3)应防范管涌。
地下水位在基坑深度10m处,11#槽段施工方案选择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的同时,须保证地下水不倒灌入基坑,以免造成基坑边坡的不均匀沉降。
(4)确保槽段施工时不出现管涌的措施如下:
1)紧贴槽段施工一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深度同地下连续墙。
2)紧贴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外侧做两排旋喷桩,两侧须与已建好槽段结构相连。深度进入不透水层下2m处。
3)在槽段里侧一个挨一个密打一排工法桩。工法桩深度宜超过基坑作业层深度4m。
4)土方开挖时,须在工法桩和护坡桩之间水平每隔1.5m,竖向每隔1.5m进行可靠水平支撑。
5)工法桩外侧做一排旋喷桩,旋喷桩高度在地下水位以上2m处,深度进入不透水层下2m处。
【案例2】答:
(1)工程定位及放线检查应复核建筑物定位桩的位置、轴线、方位。
(2)土方开挖时,应检查挖土的标高、放坡、边坡稳定状况、排水、土质等。
基坑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是否满足基础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检查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安全;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3)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检查基坑是否存在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
(3)不妥,基坑验槽过程中发现与原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不符或其他的异常情况,应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不能施工单位自行拟定方案组织实施。
(4)基坑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在本案例中,验槽做法不正确,错误一: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不妥,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错误二:参加单位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妥,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共赴现场,按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等的要求进行检查。
(5)本案例中基坑验槽相关验收记录主要是:基坑验槽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考试交流区成绩查询交流群(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成绩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网校专业老师个人微信号“edu24olxu”咨询。!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资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号,所有课程七折开通
相关推荐:相关文章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一级建造师考试网(www.jzsedu.org)。